[2009-11-27] 孩子鬧情緒該怎麼辦?

 

孩子鬧情緒,該怎麼辦?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洪蘭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

(摘錄自網路文章)   

  常和家長閒聊之際,會聽見家長無奈的說:「這孩子昨天又被我修理了,原因很簡單無緣無故吵著買玩具,我在忙他又哭不停,一氣之 下就動手打他。」結果呢?可想而知孩子越哭越大聲,父母則是既生氣又心疼,不知您是否也有此困擾?

  其實孩子鬧情緒不會是無理取鬧,一定有他的理由與需求,在這個時後親子溝通的態度與技巧也就特別重要了。而身為父母的您一定了解玩具對孩子的重要性,您體會了解他的心境,更應『說』出這種體會此時則應用了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的『同理心』以前面敘述為例可試著告訴孩子:「你現在很想買玩具對不對,媽媽現在很忙,無法陪你出去買,你很生氣是嗎?」將孩子此時感受說出,或是採用『接納』的方式,抱起孩子,摸摸他,並安慰說:「好可憐喔!哭得這麼傷心!」在您用完了『同理心』『接納』之後孩子的情緒極可獲得了平息,再來可用『真誠』的態度告訴孩子:「媽媽很生氣,因為我已經告訴你我現在很忙,無法陪你玩,可是你還一直哭,一直哭,媽媽會心疼,也會傷心!」把自己的感受及真正的意思說了出來,我想孩子一定能了解的。

    父母若能重視親子間溝通的技巧與態度,孩子在您耐心的薰陶之下,將來 一定也會以『同理心』、『接納』、『真誠』的態度來面對所有的人、事、物,進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吵與誤會。   

 

孩子情緒的處理並不單靠事後的安撫,更應加強平日的良好指導, 以下小小建議供予參考:

 

1.  正確的示範:父母的言行、舉動,都應有良好示範,讓孩子有正確的學習方向。

2.  公正一致的態度:父母在處理孩子的某種行為時,應有一致的態度,共同的標準。

3.  情緒的發洩 :可藉著繪畫、唱歌、運動、來發洩不安和委屈。

4.  耐心的頃聽:只有耐心聽孩子說話,分享他的喜怒,您才知道他的需求是什麼。

 

孩子有正常的情緒發展,才有積極開朗的人生觀,有空時別忘多用一份耐心與細心在孩子身上,讓孩子都能有一個燦爛的將來。